升降平臺 18世紀,世界步入第一次工業革命,機械力作為一種更為便利和高效的動力開始被廣泛應用于升降平臺。在這段時期,升降平臺發展迅速,對以后升降平臺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鋪墊作用。
1743年,法國路易十五授權在凡爾賽的私人宮殿安裝使用平衡物的人員升降平臺。
1833年,一種使用往復桿的系統在德國哈爾茨山脈地區升降礦工。
1835年,一種被稱為“絞盤機”的用皮帶牽引的升降平臺安裝在英國的一家工廠。
1846年,第一部工業用水壓式升降平臺出現。然后其他動力的升降裝置緊跟著很快出現了。
1854年,美國技工奧蒂斯發明了一個棘輪機械裝置,在紐約貿易展覽會上展示了安全升降平臺。1889年,埃菲爾鐵塔建塔時安裝了以蒸汽為動力的升降平臺,后改用電梯。
1892年,智利阿斯蒂列羅山的升降設備建成,直到現在,15臺升降平臺仍然使用著110多年前的機械設備。
目前世界升降平臺的最高成就應該非瑞士格勞賓登州正在興建的“圣哥達隧道”上的一部升降平臺莫屬了。“圣哥達隧道”是一條從阿爾卑斯山滑雪勝地通往歐洲其他國家的地下鐵路隧道,全長57公里,預計2016年建成通車。在距地面大約800米的“阿爾卑斯”高速列車站,將興建一個直接抵達地面的升降平臺。建成后,它將是世界上升降距離最長的一部升降平臺了。旅客通過升降平臺抵達地面后,便可搭乘阿爾卑斯冰河觀光快速列車,兩個小時后就能到達山上的度假村了